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diy电子显微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diy电子显微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自制超极简单的显微镜?
简易显微镜的制作制作准备.1.平面废洗洁精瓶(圆筒形状的)一个。
2.平面镜一块,玻璃二块。
4.废旧小电珠一个。 制作过程. 1.制作镜头: 把旧电珠的薄玻璃去掉,留下球状部分,就是一个很好的镜头,把洗洁精瓶盖去掉,将小镜头置于瓶口。
2.制作镜筒:
3.制作反光镜:找一块30mm见方的平面镜片,在后面用胶纸粘在铁丝上,在镜筒上钻两个小孔,将铁丝插入小孔里。这样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制作好了。
如何自制微分干涉显微镜?
自制微分干涉显微镜需要一定的光学和机械知识,以下是一些步骤,供您参考:
1. 准备材料:显微镜、半透半反镜、平行光源、光学玻璃基板、空气隙针、压电陶瓷控制器等。
2. 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卸下,将半透半反镜插入物镜位置。
3. 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放置光学玻璃基板,调整平行光源的位置,使其光线照射到玻璃基板上。
4. 将空气隙针插入压电陶瓷控制器中,连接控制器和显微镜的移动平台,调整显微镜的位置使其焦平面与玻璃基板表面平行。
5. 开启压电陶瓷控制器,使空气隙针产生微小振动,观察显微镜中的干涉条纹。
6. 调整平行光源的位置和空气隙针的振动幅度,使干涉条纹清晰可见。
7. 记录干涉条纹并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物体的微分干涉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自制微分干涉显微镜需要精确的仪器和调试,因此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如果您没有足够的光学和机械知识,不建议尝试自制。
微分干涉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干涉原理来观察样品表面高度差异的显微镜。自制微分干涉显微镜需要准备一台显微镜、激光器、分束器、干涉滤片、CCD相机等器材。
首先需要将分束器和干涉滤片安装在激光器上,然后将激光束分成两束,经过样品后再经过干涉滤片,最后通过CCD相机进行观测。通过调整样品的高度差异,可以得到不同干涉图案,从而观察到样品表面的微小高度变化。
怎样用放大镜制作显微镜?
使用普通放大镜制作显微镜的步骤:
1、准备一张纸板。纸板的一个边缘与放大镜的周长完全相同。它可以把放大镜围成一圈。
2、在放大镜边缘粘贴双面胶,将放大镜固定在卡纸边缘,形成盒状。
3、将另一个放大镜放入纸板夹套中,调整好几个放大镜的间距,确保通过两个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并做好纸板的标记。
4、剪去多余的纸板,将剩余的放大镜固定在标记处,再用透明胶进一步固定纸板盒。一个简单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生物学上经常用到)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要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
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根据物理学的原理,成的应该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根据光学原理,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
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如果相对实物说的话,应该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凸透镜,从理论上讲可以实现,用你的两个放大镜分别作为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
然后再根据生物学的方法制作细菌玻片标本(你自己查查相关资料)再用另一个放大镜把光汇聚到玻片标本上,调节目镜和物镜观察。实际上实现有点困难。 还牵涉到光的反射等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diy电子显微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diy电子显微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bnpnw.com/post/13110.html